查看原文
其他

社媒时代,我们的私生活终将“面目全非”

2016-01-06 韩纲 数洞社媒

导读

说起来有点暴露年龄——第一部中文网络小说是写网恋的,名叫《第一次亲密接触》。现在,“第一次”早已变为第亿万次,小说里的世界已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实。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正在面临全面重构。

作者 | 韩纲

编辑 | 吴佳倢


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以“脸书”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正在对我们有关人与人之间私密关系(intimacy)和友谊(friendship)的固有观念进行着戏剧化的重构。林林总总的社交媒体在重塑商业和文化领域后,又进入私领域开始重新“锻造”人类私密关系的新形态。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Deborah Chambers的《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在线私密与网络化友谊》一书着重探讨了人们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展示、建立和维持个人社交网络,以及确立社交互动和社交礼仪规范的新模式。作者发展了一个中介化或“媒介化私密关系”(mediated intimacies)理论来理解数字化传播如何与网络化社会的新形态友谊相应而生。 该书将社会学有关私密、家庭和友情的讨论与计算机中介传播的媒体研究相结合来分析社交媒体如何转化或改变我们的私人生活。

全书九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三个章节探讨媒介技术理论和有关变化中的私密关系和友谊的理论。第二部分的五个章节分析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涉及包括五个关键情境:友谊与在线自我(online self)的呈现;社交媒体和青少年友谊;家庭,家人与新媒体;数字化约会和恋爱关系;虚拟社区和线上社会资本,并以此识别社交媒体在个人生活转型中的角色。第三部分为最后一章,讨论媒介化私密关系的主要特性。

图片来源:www.redletterchristians.org

具体来说,第一章简介了变化中的关于友谊的理论意涵和实践,以及在线连接性的类型。并提出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大众朋友”(Mass friends)现象。第二章“技术中介的人际关系”试图确认当代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不再取决于某种单一的技术,而是仰赖于媒介的多元化。作者借用马蒂亚诺和米勒的“多元媒体”(polymedia)概念描述当下的媒体聚合环境。这种新的多元媒体环境已经导致人际互动方式的主要变化,即从“由技术完全主导”转为“技术作为人际互动的代理”。多元媒体概念侧重于凸显社交媒体所能提供的技术选择以及人们在运用短信、Skype,电邮和脸书等进行人际沟通中的文化和精神层面。这种新动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媒体的“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媒介的再社会化给人际沟通带来更多传播技术上的个性化选择和技术成本的降低。然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多样化也意味着技术可以获得对人际互动更多的控制。人们在人际互动中对于某种媒介的选择并非仅仅是出于技术或经济上的考虑。尤其当人们在处理情侣分手和家人之间的误解时,这种选择有时会成为一个道德意义上的问题。

第三章讨论私密关系和友谊的概念,追踪了自1970年代至今社会学对私密关系理解的去传统化(detraditionalisation),凸显当今社交网络时代中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一种更为非正式的、多元和流动的特性。社交网络成为今天人们自我塑造的新工具。它们提供了一种所谓“可任选的私密关系”(elective intimacy),网络上选择性的自我披露创造了“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 (p. 48)。人们可以公开地管理这些关系,因为公共(开)性已不再意味着是一个独立于家庭以外的领域。

应当指出,一方面,尽管信息传播新技术已经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全球网络提供了种种可能,但大多数人的在线联系仍然是私人化的和在地的。线上联系主要根植于人们各自早先建立的线下关系。 正如作者本人强调,社交媒体的数字传播技术建构的人际互动仍然是基于生活中的私密关系和友情的,只是让其更富于表达性了。另一方面,对社交网络时代人际关系性质变化的探讨还需要基于“个人社区” (personal communities)和 “网络化公众”(networked public)两个概念。社交网络时代的“友谊”不再局限于单纯描述个人间的亲和,而是发展成为包括人际网络和社区在内的一个概念。

图片来源:guardianlv.com

第四章检视对“在线自我呈现”的管理和媒介化个人身份的建构。作者借助“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解释媒介化自我的互动特性,以及在个人身份表达中公共和私人边界的重塑。第五章根据伊藤和作者本人的人类学研究,并结合美国和欧洲的调查发现,讨论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来发展和维系友情以及管理同伴网络的方式。第六章分析社交媒体在维系家人联系中的角色,并侧重于家庭、以及父母子女关系演变的意义。 比如父母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试图控制孩子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并强化家庭认同。同时作者还试图解释家庭和外部世界关联的转变。比如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家庭成员如何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

第七章分析“数字约会”,即年轻人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展开和结束恋爱关系。作者还分析了交友论坛和社交网站如何协助成年人建立和补强线下关系,以及这类虚拟私密关系中自我展示的选择方式。第八章有关虚拟社区和弱关系的讨论侧重中介化网络中的社区概念及“个人化网络公众“(personalized network publics)在社交网站上的社区创建。作者指出,社交网络的使用可以绑定和桥接社会资本。


图片来源:emotionalmojo.com

最后一章总结全书并提出关于媒介化私密关系的核心理论。作者探讨私密关系的公众化展示和与“隐私”、“私密”和“私人”等观念变化相关的个人社区,以此确定今天媒介化人际关系的关键特征,以及 “媒介化自我”(mediated self)的特点。全书最终部分提出,媒介化私密关系和松散(人际)关系本质上是由商业议程注模的。社交网路的深度商业化导致人际关系中私密行为的“企业殖民化”以及后续的对私密关系的再定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内心的“自我”早已变成了某种公司产品。

笔者认为,该书提出的概念和分析框架也可以用来探讨一系列基于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人际互动或媒介化私密行为案例。例如,多年前就开始引起教育者和家长关注的青少年色情短信 “sexting” 使用行为;近年有关 Grindr、Tinder 等智能手机应用的讨论(这些应用允许用户通过用户外表、需求和地理位置接近性等数据寻求婚外性行为);再比如最近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为已婚人士提供交友、约会服务的网站Ashley Madison用户资料外泄事件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案例都引发了社交媒体使用的各种社会和道德伦理后果。另外,对于以图片分享为主的社交网站如Tumblr,Instagram,或在线游戏如Minecraft,或区域性强的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都可以作为探讨人们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交汇的平台上进行线上自我展示、人际互动与媒介化友谊的案例。

正如《信息、传播与社会》期刊的推荐指出:该书整合了数字媒体学者的研究以及鲍曼、贝克、吉登斯,高夫曼等大学者的理论框架来帮助我们理解社交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对于习惯从传统的大众传播角度检视社交媒体的学者和同学来说,这确是一本开阔理论视野的佳作。

有意思的是,同年出版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学者Alex Lambert的定性研究《脸书上的私密关系和友情》刚好可以拿来作为补充阅读。该书探讨脸书对我们的社交关系和身份认同的影响。Lambert认为今天的脸书用户已经变得“无处可逃”。人们为维系和保护人际交往中所谓的“强化私密性” (intensive intimacy)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提出了一个也许需要用更多的研究才能回答的关于社交网路和人际互动的核心问题——类似像脸书这样的公众(开)化的私密关系(public intimacy)的呈现,是因为人们本就乐于将私密关系公之于众来丰富了我们的社会交往,还是只是一种自恋和自白式的文化象征?

封面图来源:revistatarantula.com


推荐阅读:

本文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平台“数洞社媒”原创发布,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数洞社媒(shudongshemei)”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